李晓曦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讲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英文名称:Xiaoxi Li

教师拼音名称:lixiaoxi

电子邮箱:lixiaoxi@ujs.edu.cn

所在单位:医学院

办公地点:医学院2号楼1221室

职称:讲师

毕业院校: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硕士生导师

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

扫描关注

研究概述

当前位置: M&T课题组 >> 研究概述

肿瘤转移与散播是肿瘤耐药、复发、难治的重要原因。当肿瘤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后,癌细胞会通过血液循环/淋巴液循环,散播到某些组织/器官后进行定植,最终形成转移灶。癌细胞常见转移部位包括:淋巴、骨、脑、肝等。不同的侵犯部位,与疾病进展、复发、耐药、预后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于癌症器官趋向性的相关研究还非常有限。研究肿瘤转移和散播的发生规律和分子机制、鉴定肿瘤转移和散播的干预策略,是预防肿瘤复发与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将为理解癌症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提供重要见解。


此外,在抗肿瘤药物的开发过程中,90%的候选药物因为无法通过II期临床研究-即有效性,而宣告失败。临床前研究模型通常以肿瘤生长抑制作为药效评估的关键指标,这与临床场景差别很大,也是导致临床前研究结果无法准确预测临床研究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鉴定参与肿瘤转移、散播、耐药的关键分子,设计和开发与临床场景更为接近的、具有侵袭转移等恶性特征的肿瘤动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潜在的合成致死策略或药物组合方案,最终在对候选抗肿瘤药物进行全面的体内药效评估,是提高药物开发成功率、降低药物开发成本、节约临床资源的重要途径。


M&T课题组深入挖掘癌症大数据的基础上,鉴定癌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关键基因,作为引起肿瘤侵袭转移与耐药的候选基因;进一步采用基于荧光竞争的药物应答分析系统,鉴定和发现与候选基因具有互作关系的特定药物或药物集合,并根据筛选结果设计合成致死策略或药物组合方案并进行体外验证;最后在小鼠模型中探究候选基因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建立具有侵袭转移恶性特征的肿瘤动物模型,并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治疗实验流程,对候选合成致死或药物组合方案进行体内药效评估,鉴定最优治疗方案,为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提供关键参考数据。此外与合作实验室、药企深度合作,以侵袭转移耐药相关的候选基因作为潜在药物靶点,采用多条技术路线设计和开发候选生物药,对候选生物药单独或组合已有肿瘤免疫疗法,开展体内治疗有效性评估,为克服肿瘤复发及耐药提供潜在新药/新疗法。


预防和抑制肿瘤散播

Li Xiaoxi; Jiang Yong; Qian Hui ; Lymphoma dissemination is a pathological hallmark for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B-cell lymphoma,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3, 14:128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