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位:博士
性别:男
毕业院校:挪威科技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邮箱:haitao19850@ujs.edu.cn
邮箱:
办公室电话:
中南大学本科硕士,挪威科技大学博士、博士后,江苏省“双创博士”。主要从事超级电容器、超级电池等功率型储能材料和器件、电化学和电冶金隔膜的研发和生产,2016年3月至今在江苏大学搭建了超级电容和电池干法极片中试线,期间主持项目包括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双创博士”基金、江苏省中挪国际合作政策引导类项目和多项企业项目等。在Energ. Environ. Sci.,J. Power Sources,J. Mater. Chem. A, ChemSusChem, Carbon, Appl. Surf. Sci.,ECS等电化学和能源材料领域高水平期刊累计发表SCI论文40余篇;J. Power Sources等新能源类期刊审稿人,论文累计被引用次数超过800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近5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申请PCT三项,授权美国专利PCT1项。
[1]1、无机非金属能源材料(包括功能陶瓷材料和纳米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电化学,包括功率型储能器件(功率型超级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和锂的电化学提取技术,基于干法电极技术的超容,超级电池和固态电池
3、固态离子学,固态离子导电体的研究
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国家适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策。在国家提出经济发展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历史时期,依托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优势学科的支撑,2016年5月成立了江苏大学绿色材料与冶金研究院。其成立的宗旨是建立“中试理念”,搭建“中试平台”,架设“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研究—产业化”之间的桥梁。力争实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工程技术突破,努力建成基础研究研发基地和中试孵化基地,打通教学-研发-中试-产业渠道,为江苏大学科技成果更快转化并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做出示范。 建立“中试理念”:首先,建立一个共享平台:有中试经验的工程师+灵活共享的试验设施,避免走弯路、节约成本、加快中试。第二,建立一个“基础科研-中试技术攻关-企业或基金” 知识产权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基础研究、中试研发、企业的可持续良性互动,不断更新换代。第三,作为政府、风险基金及企业的投资平台,快速实现颠覆性的创新技术的产业化。 在此基础上,凝聚海内外轻金属冶金和新能源领域的优秀人才,组建国际...